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水科學難題

時間:

2023-07-17

瀏覽次數:

摘要:針對城市建設改變了原先的陸面系統,水循環路徑發生較大的變化,雨水下滲量減少,地表徑流增加,洪水洪量增加,洪峰形成時間縮短,頻繁出現“城市看?!爆F象,我國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即把城市建成像“海綿”一樣的區域...


針對城市建設改變了原先的陸面系統,水循環路徑發生較大的變化,雨水下滲量減少,地表徑流增加,洪水洪量增加,洪峰形成時間縮短,頻繁出現“城市看?!爆F象,我國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即把城市建成像“海綿”一樣的區域,下雨時能及時吸水、蓄水、滲水,雨期過后又能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增加下滲水量、減少洪量、延遲洪峰形成時間,有利于城市雨水利用、地下水補給和防洪除澇。


我國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水科學難題


海綿城市建設的根本點是“水”,期望通過海綿城市建設解決城市洪水、面源污染問題,回歸自然水功能,可能會遇到一些水科學難題。


(1)海綿城市建設水文效應與水系統模型


由于人類活動的加劇、研究區人工化、研究單元小尺度化,因此,要科學揭示海綿城市建設水文效應。須更加細致、更加注重微觀水循環變化和機理。


(2)水資源高效利用機理及方案優選


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水資源轉化關系復雜。在建設海綿城市后,增加了雨水下滲,把雨水留下來,既增加了土壤水、地下水的補給量,又減少形成城市雨洪的風險。而實際上并非這么簡單,如,有些地區地下水埋深淺,雨水滲不下去;即使滲下去,也會導致地下水位過高,并不適合增加雨水下滲。對于適宜建海綿城市的地區,情況也不那么簡單,需要對海綿城市建設帶來水資源量的變化和利用效率進行研究。


(3)面源污染物通過土壤滲慮消減機理及效應


要摸清楚面源污染物通過土壤滲慮消減的機理以及土壤滲慮和地下水質變化的效應,在此基礎上研究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問題。


(4)“滲、蓄、滯”作用機理與城市雨洪計算


海綿城市具有顯著的“滲、蓄、滯”作用。城市雨洪計算如何考慮海綿城市的“滲、蓄、滯”作用。


相關內容

新烽光電亮相 2025 數字孿生水利大會,并榮獲“智能監測感知優秀技術裝備”獎!
4月26日,2025數字孿生水利智能監測感知技術裝備...
2025-04-29
閃耀全場丨新烽光電受邀參展水利先進技術推介會!
4 月 23 日,第二十屆水利先進技術推介會在蘇州盛...
2025-04-25
倒計時2天丨速來!武漢新烽光電邀您共赴第二十屆水利先進技術推介會
在習近平總書記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
2025-04-21
倒計時5天丨新烽光電邀您共赴2025 數字孿生水利智能監測感知技術裝備與應用大會!
在水利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場聚焦前沿技術...
2025-04-21
杭城論道展鋒芒丨新烽光電亮相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會!
2025年4月17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
2025-04-21
倒計時3天丨新烽光電邀您共赴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會!
會朋友、議良策、尋機遇、求發展”在推動城鎮水務新質生...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