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建設海綿城市勢在必行?

時間:

2023-08-18

瀏覽次數:

摘要:“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在于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收集系統”,強調通過源頭分散的小型控制設施,維持與保護場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改善城市不透水面積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


“海綿城市”建設的重點在于構建“低影響開發雨水收集系統”,強調通過源頭分散的小型控制設施,維持與保護場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改善城市不透水面積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徑流系數增大、面源污染負荷加重等城市問題。“海綿體”既包含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含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這樣的城市配套設施。“海綿城市”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更具有生態魅力。


伴隨著城市的水泥建筑不斷增多,大量能夠涵養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濕地被占用,導致我國很多城市出現“雨季一來,城市看海”的局面。新城新區的規劃建設怎樣避免重走老路?建設海綿城市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重要抓手。


為什么說建設海綿城市勢在必行?


近些年,“大雨必澇”“雨停即旱”成為我國很多城市的通病。這不僅給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還對整個城市水環境造成破壞,對城市發展和居民安全導致嚴重危害。面臨日益嚴重的“雨水問題”,實施“生態管水,自然管水”來讓雨水以自然的方式進行循環,重新從雨水的角度去管理道路,就是現階段城市設計師和景觀設計師關注的問題。伴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新城新區建設不斷提速,怎樣解決城市內澇、供水、污染等一系列水管理問題,已經成為擺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頭等大事。


1.可持續性的雨水循環


自然界的雨水空間循環方式大體是:雨水降落到地表后,一部分被植物根系吸收、一部分滲透到地下補充地下水源、剩下的順著河道以徑流的形式流向低處水體。


傳統路面大多數使用透水性比較差的材料,道路兩旁的綠色邊緣高過路面標高,降雨時,雨水大量且迅速地在道路上匯集成徑流,導致城市水網系統過載,從而造成局部內澇現象,給城市帶來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2.綠色街道是一個自然排水系統


綠色街道再也不是過去人們所認識的,從單一的視覺美觀去營建的,并不是建立雨水花園、生態草溝、植被過濾帶等的設施,而是相結合街道周邊建筑雨水收集,建立友善的城市街道,運用周邊的公共空間(如廣場、停車場),街道人行空間等形成一個完整的以街道為核心的可持續雨水管理的系統。


相關內容

新烽光電亮相 2025 數字孿生水利大會,并榮獲“智能監測感知優秀技術裝備”獎!
4月26日,2025數字孿生水利智能監測感知技術裝備...
2025-04-29
閃耀全場丨新烽光電受邀參展水利先進技術推介會!
4 月 23 日,第二十屆水利先進技術推介會在蘇州盛...
2025-04-25
倒計時2天丨速來!武漢新烽光電邀您共赴第二十屆水利先進技術推介會
在習近平總書記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
2025-04-21
倒計時5天丨新烽光電邀您共赴2025 數字孿生水利智能監測感知技術裝備與應用大會!
在水利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場聚焦前沿技術...
2025-04-21
杭城論道展鋒芒丨新烽光電亮相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會!
2025年4月17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
2025-04-21
倒計時3天丨新烽光電邀您共赴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2025年會!
會朋友、議良策、尋機遇、求發展”在推動城鎮水務新質生...
2025-04-14